2022年4月20日

美好的背後

 


最近二個月我儘量有系統的瞭解地方創生的專案由來,並且想試看看是否有機會可以整合這樣的案子。但原來美好的想像背後其實是要付出許多代價。事前,我也能夠想像會有多少困難,終究是想像。與事實的人、地、時、物接觸,我直覺得那個除了自己想像之外,還有更多需要時間去磨合才能產出結果。重點是時間,比想像中還長,不是想像中的半年或一年,而是至少三年以上。(三年算是很理想,條件非常好的狀況。)

總之,我很謝謝朋友的友情支援,共同一起做著小小的夢想。我們三個人,其中二人在台北做夢,我在前線碰觸想接觸的村莊。(記得三月初第一次抵達水璉村,認為那是一個遺世獨立且被遺忘的村落。)但接觸之後,才知道原來早己有二個獨立自主的商業團體(所謂的商業,沒有對與錯,因為要先顧好肚皮生存。),而最原老的社區發展協會,目前應該是老人主持而沒有建樹。(相形之下,是弱勢且不運作的。)中間尚未細細推敲族群文化認同。小小村落才幾百人,扣除漢人,只是原民就有族群認同問題。得到的結論是無論是國家、社會、甚至是小村落都有一樣的問題。

我是介入,我就是外人。而且永遠都是外人,就算我進駐五年、十年一樣都是外人。發現要嘛是走苦行僧路線,從0開始,蹲點的時間要以年計算。或者就以發展完整的團體願意請你去支援,瞭解和執行專案,而且要無所求。這樣一步步實現自己的想像。

之前對池上的想像(我離開家鄉太久了。)是角力早就刮分好了,而且我也無法介入也不想介入。經過這一番的理解和認識,我忽然覺得池上的美好。如同朋友Lisa所說,為什麼要那樣想,硬軟體都有,何不就去割稻尾。那不是天注定的嗎?為什麼要想得那麼難呢?💖對啊~我為什麼要想得那麼複雜呢?所謂的空間再利用,不就有一間好好的空間讓我再利用?我為什麼要先想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,還在想這個產權是誰的?之前因為什麼計劃有被整修過?若拿到計劃之後,這間破屋要如何整修,未來要做什麼利用呢?哇,那個是掏心掏肺掏肝的思考和模擬。但你的收獲未來會交給別人,以金錢論的話,肯定比麥當當打工還便宜。

我可以見好就收。這樣一番攪動,讓我發現自己家鄉的美好,何嚐不是一件好事呢?


********************

批ㄟ思:

在往米棧村的路上,可以看到花蓮大西瓜的生產地,那個應該是壽豐溪的河床地。上週五,順路到陳先生的農莊,遙望這一片的西瓜田,他說這幾年沒有颱風,西瓜採收順利,農民都賺到錢,所以瓜田的範圍一年比一年大。現在遠看很壯觀,但瓜農下了許多的鷄糞化學肥料,因為蒼蠅也變多。他說完之後,我細細聞,空氣中有淡淡的鷄大便的臭味。

每一件事情的美好背後,生產地需要(多數為沒有得到任何好處的人)付出不少的代價~



沒有留言: